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學者的出場價似乎并未受到影響,動輒十萬、百萬的身價充分顯露出“貴”和“重”,也讓眾學人趨之若鶩,由此而誕生了一類“新”人——學客。
學客是學術界的掮客。什么是學客?學者而兼門客。顧名思義,學客混跡于學術界,不是懷抱學術探研知識傳播的人文理想,而是以此為謀生平臺,周旋于學術和商業(yè)兩個圈子,日常表現(xiàn)就是混圈子,跑會議,說套話。他們是學術界的華威先生,風光,忙碌,但比華威先生還要可惡,因為他們往往不僅不學無術,還結(jié)黨營私,媚官趨商,為了“可憐見的”一點銀子和名分,毫無道義和原則,外表還冠冕堂皇煞有介事。因此,無論學客談吐多么高深精辟,人們聞到的都是濃濃的商業(yè)氣息。
學客不同于小打小鬧的學痞,其名頭通常很響亮,頂著“著名”或“知名”等若干名頭,評論家、批評家、學者、公共知識分子各種“冠冕”層出不窮。學痞不學無術,人們一目了然。學客大多持有一技之長,大任在肩的派頭,遮蔽性、迷惑性更大。但是學客與學痞本質(zhì)上沒有差別,惟利是圖,見風使舵,喪失學術良心,缺乏社會公德。學客比學痞更加高明,他們善于利用學術的名義為自己的“別有用心”自圓
其說,天真單純的人往往大上其當。正是由于學客冠冕堂皇的“禮帽”容易蠱惑人心,混淆是非,學客受到了一些政客和商人的熱烈歡迎。為了讓一些不那么冠冕也不那么堂皇的工程和項目“順利出爐”,學客們和他們代言的學術充當了粉飾和媒介。
將知識轉(zhuǎn)化為實用價值是好事,是難能可貴的見識和能力??杀氖?,在實用主義大旗漫卷下,得到政客和商人豐厚物質(zhì)禮遇的學客,拿了錢財后自然是積極地“消災”,置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和社會歷史責任于不顧,奮勇地充當設計者、代言人、顧問,搖旗吶喊,言之鑿鑿,甚至指鹿為馬,顛倒是非。一些所謂的城市文化工程,一些莫名其妙的假古董偽建筑,由此產(chǎn)生。
文化垃圾“日積月累”,學客“功不可沒”。學客的職業(yè)投機,擾亂了學術研究的真誠氛圍,價值觀受到一定程度的“騷擾”。一些學術青年、學術中年,不惜拋棄學術理想,競相躋身學客行列,成為知識的悲哀。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與世界舞臺的橫向文化交流與日俱增,產(chǎn)生了積極的傳播效果。但文化原創(chuàng)缺乏影響力,也是許多從事文化交流工作的愛國人士的苦惱所在。中國人的智商沒有問題,知識積累更沒問題,思考力和想象力也不用懷疑,科研環(huán)境越來越好,信息渠道越來越多,文化原創(chuàng)為什么魅力不大?創(chuàng)造缺乏真誠的投入,是致命問題。沒有真誠,何來百折不易的熱情?沒有真誠,何來深邃的境界寬闊的視野翱翔的心力,何來悲天憫人的情懷和力拔山兮的高遠?
一個偉大民族的崛起,不僅要有“中國制造”,還要有“中國文化創(chuàng)造”。中華文明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世之公推,中國文化的創(chuàng)造力感染力傳播力也有待進一步提高,文化人在其中承擔著責無旁貸的歷史責任。知識分子歷來是中華民族的脊梁,“居陋巷”“一簞食”不改其志者有,金剛怒目者有,微言大義者有……在今天這個民族進取的時代,民族的脊梁更要堅挺,袁隆平關于糧食危機的預言敲響了現(xiàn)實的警鐘,這是一個真正的學者的知識擔當,也樹起了一個時代的良心坐標和審美坐標。
小利鑄就永久的罵名,羽毛還須善自珍攝。在市場經(jīng)濟的大潮中,一個學者,一個知識分子,應該做什么而不做什么,是急功眼前,還是風物長放眼量,內(nèi)心**好掂量掂量。(劉 瓊)
曉舟點評:社會上有那么一批道貌岸然的“專家”、“學者”,拿了賄賂,把學術和社會都搞得亂糟糟。本文把奴顏媚骨的偽知識分子形象刻畫的入木三分,說理透徹,文采斐然,邏輯力量中透著幽默和理性,讀來酣暢淋漓,拍案稱妙,是以推薦給讀者共賞析。
來源:人民日報
發(fā)表于 @ 2009年02月19日 14:03:00 |點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