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羅曉>>專家觀點>>
吳敬璉談我國經濟發(fā)展模式
作者: 吳瑋
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日前在中國經濟50人論壇?新浪長安講壇上表示,與美國低儲蓄率、高消費率相反,我國的高儲蓄率、低消費率現狀與美國模式形成了鏡象互補,所以這次美國經濟泡沫破滅也影響到了我國經濟增長。要改變這種現狀就要改變經濟增長模式。這就要求實現農村富余勞動力向城市非農產業(yè)的轉移,讓大量農村勞動力從低效部門轉向效率相對比較高的部門。同時,發(fā)展先進制造業(yè),提高服務業(yè)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各個產業(yè)。
危機本質是低儲蓄率高消費率
吳敬璉表示,此次金融危機影響的廣度與深度超出了預計,其本質是美國經濟的低儲蓄、高消費引發(fā)的世界經濟波動。
據悉,目前一些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在發(fā)展階段的儲蓄率和消費率之比為25∶75。而美國自二戰(zhàn)后的儲蓄率一路走低,上世紀60~80年代,美國的居民儲蓄率保持在10%左右,90年代以來繼續(xù)走低至零。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經濟要保持運轉就必須向全世界借債。
吳敬璉分析,自上世紀70年代國際貨幣體系崩潰后,美元就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美國央行自2000年網絡泡沫破滅后繼續(xù)運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來支持經濟發(fā)展,如更低利率的貨幣政策、信用的擴張以及各種金融創(chuàng)新等。2000年以后,衍生工具很快發(fā)展。如信用違約掉期(CDS),2000年的時候CDS的總值是1萬億美元,而去年泡沫**大時的CDS達60萬億美元,全部衍生工具的總值是400萬億~500萬億美元,使其整個金融體系充斥著泡沫。一旦體系里的一處泡沫破滅,就會引發(fā)企業(yè)或者行業(yè)資金鏈斷裂,通過連鎖反應擴散到其他領域就演變成金融危機。
鏡象互補關系拖累中國
面對去年我國經濟增幅下降,有些專家認為是外部出口環(huán)境發(fā)生惡化引起的,因此只要外部因素消失,我國出現的一些經濟問題就會得到解決,而現在要做的就是頂住。但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特別是今年出現了另外一些不同的聲音。
吳敬璉認為,我國的經濟問題從根上說是由于前些年采取的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造成。由于該模式的高投資率,低消費率特性,造成了社會普通勞動者收入過低無力消費。而改革開放后所確定的出口導向政策正好彌補了國內的內需不足,缺少經濟拉動的棘手問題。
該政策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這種出口導向政策把我國的閑置資源放進了出口產業(yè)中,使得一些閑置的勞動力可以就業(yè),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但吳敬璉指出,和其他采取出口導向政策的國家一樣,在成功執(zhí)行這種政策十多年后我國出現了外匯結存大量增加等問題。而一旦外匯的結存增多,本幣就表現為超發(fā),國家就開始調整,辦法就是中央銀行入市干預。
吳敬璉表示,自2005年后,我國開始了外匯改革,人民幣開始緩慢升值。在這種情況下,海外熱錢大量流入中國賺取升值預期,熱錢的不斷流入造成了本幣的升值壓力。為了控制升值的速度,央行頻繁入市大量收購外幣,而由于貨幣的乘數效應,致使本幣超發(fā),流動性過剩,表現為資產價格猛升,以股價和房市表現得尤為突出。
吳敬璉認為,在世界金融體系中以美國為代表的發(fā)達經濟和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之間形成了鏡象的互補關系,即我國的高儲蓄率、低消費率與美國的低儲蓄率、高消費率形成了互補。這兩種模式的缺陷表現為流動性過剩、高杠桿率和高泡沫化,而所謂的危機爆發(fā)就是泡沫破滅、虛擬資產蒸發(fā)以及流動性過剩轉變?yōu)榱鲃有远倘薄?
建議改革國際金融體系
為了能擺脫金融危機的困擾,吳敬璉認為接下來應該改革國際金融體系。從國際政策來說,短期內,世界各國要達成一致,通力合作,共渡時艱來穩(wěn)定國際金融體系。長期對策來看,要對國際金融體系進行改革,建立一個有利于各國的國際金融體系,并對國際金融體系進行監(jiān)管。在這種情況下,我國要自己保護自己,就要在外貿上改變低附加值、單純靠數量擴張的出口戰(zhàn)略。
在政策層面,吳敬璉認為,除了把注意力放在4萬億元的刺激政策上,還要把注意力放在經濟增長模式轉變上。短期內,國家信用代替破產的商業(yè)信用是有用的,但不是根本出路,出路是要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和提高經濟增長效率。
在轉變經濟增長模式的過程中,**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妥善安排農民工的問題,而扶持中小企業(yè)發(fā)展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除了1000億元的政府國債,我國還通過一系列措施來扶持中小企業(yè)的發(fā)展。另外一個就是要發(fā)展先進制造業(yè)。先進制造業(yè)的特點是在于服務化,要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延伸。隨著時間推移,微笑曲線的推移弧度將加大,意味著產業(yè)鏈的兩端將是高附加值、強盈利性產業(yè)。
發(fā)表于 @ 2009年04月22日 19:02:00 |點擊數()